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这一重大战略判断,既是从党的建设长期历史经验中总结出的科学结论,又是面向新时代对党的建设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向的深入揭示,具有深邃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
1.党的政治属性和独特政治功能决定,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政党是特殊的政治组织,政治性是政党的根本属性。以谋求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解放为根本宗旨的无产阶级政党,尤其必须始终如一地坚持党的政治属性,旗帜鲜明地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要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为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重要保证。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决定的,也是其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马克思主义政党从不讳言自己的政治属性和政治使命。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自中国共产党创立之日起,就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等方面旗帜鲜明地宣誓自己的政治属性和政治使命。讲政治,既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传家法宝,又是我们党的突出特点和本质特征。为了维护和彰显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和发挥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尤其是新时代新任务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加强党的全面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纯洁政治品质、严明政治纪律。如果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这就是我们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的道理所在。
把握政治的独特功能,遵循政治的特有规律,是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的内在逻辑依据。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具有深刻的统领性和引领性。中国共产党作为处于国家政治生活核心领导地位、深刻影响着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坚定不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增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和政治定力,提高全党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判别力,注重从政治的高度认清形势、应对挑战、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才能确保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正确前进方向,推动经济社会朝着有利于国家富强繁荣和人民幸福安康的宏伟目标顺利发展。
2.党长期执政的地位和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要求,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
党长期执政和核心领导地位决定,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
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具有鲜明的问题指向和丰富的内涵要求。必须以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为引领,切实解决好如何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问题;切实解决好如何严格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净化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问题;切实解决好如何完善和落实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有机结合,构建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政治局面的问题;切实解决好如何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不断提高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的问题。只有始终抓住政治建设这一根本性建设不放,用政治建设引领新时代党的各个方面建设,党的执政地位才能稳如泰山,党的执政能力才能势如破竹,党的核心领导作用才能坚如磐石。
履行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归根到底要靠党的政治引领这一核心力量,要靠党的政治建设这一根本性建设。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党的这一初心和使命,在近一个世纪的不懈奋斗和峥嵘岁月里,在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由“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由“一穷二白”到“富起来”的光辉历程中得以充分彰显和不断升华。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的历史使命,就是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站起来”“富起来”的基础上继续奋斗、坚忍不拔地走向“强起来”,通过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这就是通过坚定不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就是通过坚定不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确保党员干部焕发新气象、展现新作为,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这就是通过坚定不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主题,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道路,始终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总之,党的政治建设贯穿新时代党的“四个伟大”历史使命的各个方面,决定着或影响着伟大梦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的进程与质量,是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全局的根本性建设。
3.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渗透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站在时代潮头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更高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丰富经验深刻表明,坚持思想建党、制度治党、纪律强党、质量兴党有机结合,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工程。而这四个方面,从本质上说都是政治建设,必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渗透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
把党的政治建设渗透于思想建党,用坚定理想信念确保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思想建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础性建设和建党原则,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和复杂环境中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性保证。新时代坚持和加强思想建党,必须紧紧抓住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践行群众路线、扭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总开关”这四个关键环节。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纯洁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追求,这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强化宗旨意识,就是要永远不忘中国共产党是为什么而建立的,永远不忘人民始终是党的生存之基、立命之本,这是共产党人永远不变的初心和使命;践行群众路线,就是要时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刻也不脱离人民群众,这是共产党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基础;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践行群众路线,归根到底决定于扭紧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权力观这个“总开关”,这是共产党人永不褪色的政治本色。
把党的政治建设渗透于制度治党,用完善优化的制度确保党永远充满生机活力。党的建设历史经验表明,思想建党是非常重要的,但不是万能的,任何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为都离不开制度的规范和促进,任何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都需要用完善的制度加以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制度既是一种基本架构,又是一种行为规范,同时还是一种心理约束;对于党的整体来说,优良的制度是使党的组织得以正常运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根本支撑;对于党的个体来说,优良的制度是使党员、干部的积极因素得以充分调动、消极因素得以有力抑制的不可或缺的强制性力量。这正是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中为什么要更加突出强化制度治党、把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有机结合起来的内在政治逻辑。
把党的政治建设渗透于纪律强党,用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固党的肌体。无产阶级政党是由铁的纪律巩固和维系的特殊政治实体,纪律严明、步调一致,是党具有强大战斗力和生命力的重要保证。全面加强纪律建设尤其是政治纪律建设,用严明的纪律管全党治全党,把铁的纪律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无疑是在新时代强党兴党的关键。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的底线,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自觉履行的义务。但是仅仅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党员个人尤其是领导干部还必须严守党的纪律,这是无条件的义务。党的先锋队性质、历史使命和执政地位决定,党规党纪必然也必须严于国家法律,党员个人尤其是领导干部不仅要模范遵从国家法律,而且要自觉严守党的纪律。只有牢固树立法律意识,不断强化纪律观念,把遵从国家法律当成基本行为规范,把严守党的纪律当成基本行为尺度,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模范践履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
把党的政治建设渗透于质量兴党,用高质量党建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由先进分子组成的先进组织,党员队伍质量决定党是否具有先进性和战斗力,乃至决定党的生命。思想建党、制度治党、纪律强党,归根到底要落实到质量兴党上来。我们党已拥有8900多万名党员,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大的样子,就是所有共产党员都要像个党员的样子,所有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像个公仆的样子,所有党的组织都要像个战斗堡垒的样子,永远走在群众的前列,永远做群众模范、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而绝不做列宁所说的那种“徒有其名”的党员。
思想建党、制度治党、纪律强党、质量兴党——这四个方面相互作用、相得益彰,深刻体现着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的统领力量,渗透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只有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方能开创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境界。(作者:包心鉴,系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