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共产党安岳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今天是 文章投稿邮箱410943069@qq.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 首页
  • 信息公开
    • 最新公开
    • 领导机构
    • 组织机构
    • 工作程序
    • 工作报告
    • 监督曝光
    • 审查调查
    • 巡视巡察
    • 其他
  • 工作动态
    • 廉洁荟
    • 工作动态
    • 综合要闻
    • 巡察工作
  • 政策法规
    • 上级法规
  • 宣教阵地
    • 廉政大家谈
    • 廉政文化
    • 警钟长鸣
  • 信访举报
    • 我要举报
  • 视频专区
    • 专题视频
  • 巡视巡察
    • 重要法规
    • 上级精神
    • 巡察动态
·安岳经开区:组织学习贯彻新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林凤镇:召开元旦节节前廉洁警示教育会... ·以廉政党课为载体 扎实抓好作风建设... ·驯龙镇:持续开展纪律作风督查... ·护龙镇:督查乡村振兴工作... ·金家文到长河源镇调研督导乡村振兴工作... ·安岳县民政局:婚俗改革进村社 文明新婚树新风... ·镇子镇:发挥“四员”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心针”... ·石桥街道纪工委组织开展2023年第三季度综合督查... ·派驻县教体局纪检监察组开展学校食堂、承包经营企业食品安全专项监督...
栏目导航
廉政大家谈 廉政文化 警钟长鸣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共产党安岳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 宣教阵地 > 廉政文化 >
张养浩:志立则事成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时间:2019-04-01 点击: 次 分享至:

张养浩(1270年—1329年),字希孟,号云庄,晚号齐东野人,山东济南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曾推动恢复科举制度。他创作的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脍炙人口、传诵至今。

张养浩虽宦海一生,政事繁忙,但为官之余,极其重视对子女的训诫和教育,专作《家训》一篇以示后人。张养浩有六子,但长大成人者仅张强、张引二子,后张强去世,仅留张引。张引一直伴随父亲左右,深受其言传身教的影响,继承父亲先志遗风,一生为人正直、兴学教民、守身遵法、忠心报国。

张养浩在《家训》篇中告诫后人:天下之事立志最为重要,立志为成事之基础,志之所在乃心之所在,心之所在则关乎事之成败。

立读书之志。张养浩自幼好学,读书昼夜不辍。父母担心他用功太过会伤及身体,他便关上房门,偷偷点灯夜读。张养浩一生勤于诗书,著述丰富,其所作《三事忠告》传入日本,成为江户时代政要的必读书籍,被奉为汉学经典。他曾写道:“志苟一立,天下无不能为之事,而况读书乎?”劝勉后人应静学修身,多读圣贤之书,继承圣贤百世所传之经典。

立济民之志。张养浩在《家训》中指出“一切疾苦,皆如己身当之”。为官者要将民病视为己病,将民苦视为己苦,以兼济万民为己任。元天厉二年(1329年),已辞官还乡被朝廷七召而不就的张养浩,见关中大旱,饥民相食,毅然应召陕西行台御史中丞。到陕西后,张养浩散其家财,见饥民则赈之,见死者则葬之,夜以继日忙于公务,最终忧劳成疾,死于任上,被追封为滨国公,赐谥文忠。

立报国之志。张养浩进入仕途之始,便立下报国之志,在宦海沉浮中矢志不渝,坚守原则。他在《家训》中明确指出:为官者要廉洁奉公、励精图治,不能沉溺于声色犬马、骄奢淫逸。元至大三年(1310年),面对元朝腐败的吏治和日渐混乱的政局,张养浩犯颜直谏,上《时政书》,直斥朝政沉疴十害,条条可置自身于死地。《元史》评述《时政书》:“言皆切直,当国者不能容。”张养浩又于至治元年(1321年)上《谏灯山疏》,劝诫元英宗勿玩物丧志,应心系天下和百姓。元英宗评价说,只有张养浩才敢上书《谏灯山疏》这样的劝诫之言。其忧国忧民、冒死直谏的勇气和担当,令人肃然起敬。(杨 冬)

 

  • 上一篇:王阳明临终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 下一篇: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安岳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备案号:蜀ICP备15024789号
028-12388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