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共产党安岳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今天是 文章投稿邮箱410943069@qq.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 首页
  • 信息公开
    • 最新公开
    • 领导机构
    • 组织机构
    • 工作程序
    • 工作报告
    • 监督曝光
    • 审查调查
    • 巡视巡察
    • 其他
  • 工作动态
    • 廉洁荟
    • 工作动态
    • 综合要闻
    • 巡察工作
  • 政策法规
    • 上级法规
  • 宣教阵地
    • 廉政大家谈
    • 廉政文化
    • 警钟长鸣
  • 信访举报
    • 我要举报
  • 视频专区
    • 专题视频
  • 巡视巡察
    • 重要法规
    • 上级精神
    • 巡察动态
·安岳经开区:组织学习贯彻新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林凤镇:召开元旦节节前廉洁警示教育会... ·以廉政党课为载体 扎实抓好作风建设... ·驯龙镇:持续开展纪律作风督查... ·护龙镇:督查乡村振兴工作... ·金家文到长河源镇调研督导乡村振兴工作... ·安岳县民政局:婚俗改革进村社 文明新婚树新风... ·镇子镇:发挥“四员”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心针”... ·石桥街道纪工委组织开展2023年第三季度综合督查... ·派驻县教体局纪检监察组开展学校食堂、承包经营企业食品安全专项监督...
栏目导航
廉政大家谈 廉政文化 警钟长鸣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共产党安岳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 宣教阵地 > 廉政文化 >
一口红军锅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 发布时间:2021-04-07 点击: 次 分享至:

  在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一口“红军锅”的故事在当地百姓间口口相传。


  在吴起革命纪念馆参观时可以看到,“红军锅”其实是一口普通的水缸。它浑身布满裂痕,用胶泥和竹条加固。那么,为什么它会被称为“红军锅”呢?


  时间回到1935年10月。当时的陕北,气温已到零下,人们早晚棉衣不离身。10月19日,一支队伍出现在吴起:他们因长途奔波疲惫不堪、伤病缠身,衣衫褴褛,多数人脚上穿的是草鞋、麻鞋,偶有几人穿着布鞋,也都露着脚趾。


  这支队伍属于红一方面军。征得老乡同意后,红军战士就在倒水湾村驻扎了下来,在院子里起锅做饭。人多锅少,连石板都被用来擀面烙饼。部队来人找村民张宪杰借灶房做饭,他爽快地答应了,家里的水缸也借了出来,搭几块石头架到火上就成了一口锅。


  那时加工的米面少,粮食只有黑豆、荞麦、糜子,都是带皮难熟的东西,烧的时候火一大,水就干了,再一加水,没想到缸随之裂开。缸裂了,又冷又饿的战士们抓起洒在地上的粮食就吃,半点儿也舍不得浪费。等离开的时候,红军战士把裂了的缸洗干净,又拿出两块银元给张宪杰作为赔偿。


  “一口缸烂了就烂了,不值两块银元的。”张宪杰坚决不要。按当时的物价,两块银元可以买四个这样的水缸。


  “这是纪律,你非拿不可,你不要那我们就违反纪律啦。”红军战士态度坚定。无奈,张宪杰只好把钱收了。


  裂了缝的水缸虽然不能盛水了,但可以放粮食。红军离开后,张宪杰找匠人把水缸箍好,宝贝一样安置在自家窑里最显眼的地方。因为给红军战士煮过饭,这口缸都不叫缸了,而是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红军锅”。


  1966年吴起革命纪念馆筹建,工作人员在乡下收集革命文物时,张宪杰把当年这口“锅”捐了出来。1992年,“红军锅”被认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张宪杰的侄孙张新从小就听二爷爷讲那口“破缸”的故事:“听二爷爷说,红军不乱拿群众家里的东西。他们问爷爷,‘老乡,能不能借一下你家的水缸?’在征得同意后才借走。”


  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不麻烦群众,这是红军落脚吴起伊始就立下的规矩。为了不挤占群众的住房,红军部队整齐有序地露宿在院子里、大路边。“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甚至在麦地里和衣而卧,但谢老甘之若饴,“稳睡恬如春夜暖,天明始觉满身霜”。红军打破了村民的一个瓷盆,赔了五角钱;受惊的马踩坏了村民的猪食槽,赔了一块银元……感人的故事在当地广为传颂。


  “锣鼓响,秧歌起。黄河唱,长城喜。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铁纪铸军魂,红军正是凭借严明的纪律,赢得人民的真心拥护。(武利芳)

  • 上一篇:孝悌忠信 礼义廉耻
  • 下一篇:勤为人之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安岳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备案号:蜀ICP备15024789号
028-12388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