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愿意退还所有费用,恳请给我一个改正的机会……”写下这段话的,是浙江省东阳市画水镇原党委委员吴榴潮。2018年10月,他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东阳市纪委监委审查调查。同年11月,东阳市纪委监委给予其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所得。2018年12月25日,东阳市人民法院一审宣判,吴榴潮犯贪污罪,判处拘役三个月。
一张发票,牵出索要好处费的移民干部
2017年东阳市部署开展了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在市委第七巡察组工作人员核实调查三单乡玉溪村岭脚自然村下山脱贫移民项目时,一张保险存根联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为什么不是收款联而是存根联?工作人员带着疑问走访了移民户和移民工作组成员。随着调查的深入,时任三单乡党委委员的吴榴潮利用职务便利向企业索要好处的问题逐渐暴露。
2013年,东阳市人民政府成立了移民工作组,决定对东阳市某水电站水库附近的农户实施下山脱贫移民工程。三单乡玉溪村岭脚自然村33户移民户,除了正常享受政府补助外,再给予拆运补偿款、土地租金等有关补偿,该费用由东阳市某水电公司予以支付。吴榴潮、杜某某、王某都是移民工作组成员。因与移民户关系紧张,该公司委托移民工作组代为发放有关款项。后来,移民工作组商量决定,由该公司先将各类款项汇入吴榴潮个人账户,再由吴榴潮代理将所有款项发放给移民户。
期间,吴榴潮于2014年1月、2015年7月,先后两次以移民安置工作需要费用支出为由,向移民工作组成员杜某某、王某和该公司提出要求报销有关费用。
“说实话,我报销的费用中有不实的成分,我作为公职人员向企业报销费用是不符合规定的。”吴榴潮明知不应向企业报销费用,却还将个人用车的油费等相关费用掺杂其中。更令人惊讶的是,其中17075元是吴榴潮转任江北街道党工委委员后向企业报销的。据统计,其报销费用51469元中实际用于工作支出的仅11764元。
一念之差,动了扶贫移民资金的奶酪
移民补助资金没有设立专户而是直接存入个人账户,补助款项发放没有凭据是否存在贪污挪用问题……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问题线索出现在巡察组面前。巡察组第一时间将吴榴潮涉嫌违纪违法的问题线索移交至东阳市纪委监委处理。
东阳市纪委监委迅速成立了调查组,通过查询吴榴潮的家庭财产情况、调取移民政策资料、向移民户了解情况等方式,对吴榴潮涉嫌违纪违法问题开展了初步核实。经调查,吴榴潮利用职务之便,以报销为名向企业索要好处的情况属实。但走访调查过程中,每位移民户均称已从吴榴潮处如数领取了有关补助款,而且对照发放清单、移民户谈话笔录、同期吴榴潮的银行同期支出,未发现吴榴潮存在贪污的嫌疑。那么是否存在挪用公款犯罪问题呢?调查组对吴榴潮及其妻子的交易明细及对手信息、交易凭证、贷款情况等进行了深入调查,从数万条交易明细中发现了其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违法问题。
“我记得2014年1月份的时候,银行卡上钱不多了,当时有一笔移民户的土地租金等款项共计18万余元汇入。刚好一笔商业贷款需要转贷,我就将从卡里的16万元用于商业贷款转贷,完成转贷后就马上存回到了银行卡上。”面对调查组的询问,吴榴潮主动承认了其挪用扶贫移民款的事实。他说没想到用于这次转贷的16万元中就有公款5.6万余元。后来,吴榴潮为提高贷款账户中的资金流水以便日后转贷,又于同年1月30日,将银行账户中的14万公款转入其妻子程某某的账户中。吴榴潮先后两次挪用公款共计19万余元,归个人使用但未超三个月。
一朝不慎,栽在了所谓的朋友义气上
吴榴潮出生于东阳普通的工人家庭,1993年12月入伍,并于199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12月复员到地方,从一名普通的乡政府水管员逐渐成长为副乡长、党委委员。工作能力强,基层工作经验丰富,是同事对他的评价,他也曾获得优秀农村工作指导员等荣誉。他群众基础好,同事信任,所以让他负责代理发放扶贫移民资金,谁都没想到,一朝不慎,他因朋友义气而动用了扶贫移民资金。
吴榴潮坦诚,妻子身体不太好,女儿还在读书,除了夫妻俩的工资没有其他收入来源,但碰到朋友向自己借钱时,不好意思拒绝,就以自己和妻子的名义为其贷款,甚至动用了扶贫移民资金,最终亲手葬送了自己的前程。2014年1月28日,吴榴潮的银行账户收到了该公司汇出的32万余元。同年1月30日,吴榴潮将该账户中的公款4.7万余元转账给朋友何某某,用于承包工程。同日,吴榴潮又将该账户中的公款3.9万余元借给申屠某,用于承包工程。
“其实至今吴榴潮还有借给朋友25万钱款未要回,虽未约定利息,但他动用了扶贫移民资金用于营利活动就已碰触了法律红线。”东阳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吴榴潮作为一名在部队就入了党的优秀退伍军人,一位移民干部,本该守护好移民群众的“救命钱”和“造血钱”,却将扶贫资金视作其“囊中之物”,肆意挪作他用,最终只能是害人害己。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东阳市纪委书记胡勇春表示,吴榴潮因一时贪念,无视纪律,不讲规矩,不守底线,向企业索要好处,挪用移民补助,最终“踩雷”、“触电”,将自己推向违法犯罪的泥沼。扶贫领域的蝇贪蚁腐,损害的是群众的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的获得感,挥霍的是政府的公信力,必须让胆敢伸手者付出代价。(浙江省纪委监委 || 责任编辑 杨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