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雪如意”“冰玉环”等冬奥会场馆陆续亮相,精妙的设计,精准的工艺,彰显着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速度,蕴含了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一起来看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设计里的那些中国元素。
冬奥会会徽“冬梦”。汉字成为系统的文字,可追溯至殷商时期。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体现了书法与体育运动的结合: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喜庆的视觉感受,也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举办现代奥运会是中国人的一个梦想,可以说冬梦是冬天的梦、冰雪的梦,更是中国的梦。
冬残奥会会徽“飞跃”。2022年冬残奥会会徽“飞跃”,把汉字“飞”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滑行、冲向胜利的运动员形象。上半部分线条刚劲曲折,下半部分柔美圆润,寓意运动员经过顽强拼搏、历经坎坷最终达到目标,定格了运动员超越自身、激励世界的体育精神。
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是世界公认的“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形象友好可爱、憨态可掬。2019年9月17日,它以冬奥会吉祥物的形象再次为中国代言。熊猫也有过很多名字,而现在它叫冰墩墩——健康、敦厚象征运动员强健的体魄,内敛、和善代表体育人平衡的心性。冰墩墩穿着冰晶外壳亮相,完成了冰雪运动与现代科技的跨界组合。
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象征团圆喜庆的中国灯笼,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古代的学校都是每年正月开学。此时,家长会为子女准备一盏灯笼,由老师点亮,象征前途一片光明,被称为“开灯”。作为冬残奥会吉祥物的“雪容融”,其设计灵感就是源于灯笼。“雪”象征洁白、美丽、冰雪;“容”意即包容、宽容、交流互鉴;“融”代表融合、温暖、相知相融。装饰图案融入我国的剪纸艺术,面部的雪块代表瑞雪兆丰年,灯笼上浓浓的中国红寓意2022的中国年,呈现出国泰民安的喜庆色彩。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西汉开始,中国被称作“丝国”,那时候,中国丝织品大批运往国外,更开启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大规模的商贸交流。2000多年后的2020年,被称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宣布完工,这是北京冬奥会的标志性建筑。运动员在高速冰道滑行时,带出的轨迹如同条条丝带,而场馆外墙由玻璃制作的22道装饰条,寓意着北京2022。所有丝带表面,都有冰片般的图层,因而就有了“冰丝带”的称谓。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形似北斗七星的如意,最早出现在我国的东汉。它可作为防身器物,战争中也用于代麾作指挥之物,寓意万事顺利,吉祥如意。作为吉祥之物,它在民间及宫廷中都有广泛的使用,普通人远行前,家人或友人会送上如意,以表良好祝愿。而作为生活用品,它可用于按摩、挠痒。手够不到就用它来替代,可抓可挠、可如人意,“如意”之名由此而来。回过头,我们再看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就是因与“如意”外形相似,而被形象地称为“雪如意”,从高空看,会愈发觉得相似和逼真。
冬奥会、冬残奥会体育图标“小红人”。说起篆刻、说起印章,人们回想的一定是秦砖汉瓦。中国篆刻艺术在秦汉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形成了典雅规范和轻松写意两种风格。而中国文字在秦代和汉代时期的发展中,主要以大篆和小篆为主,字体本身就有很强的象形性,这样的象形性与运动轻松、跳跃的感觉类似。30枚冬奥会体育图标,以中国汉字为灵感来源,以篆刻艺术为主要呈现形式。因为设计者的灵魂注入,它们有了文化的故事,有了体育的语言。古老与现代相映,历史与未来交融。30枚小红人,将于2022年的冬天,在各个冬奥场馆、特许产品、交通工具、城市景观中与你相遇。
文化的力量是非凡的。上述的每一个创意都那么生动可感,光是听见、看见就足以让人心旷神怡,如沐春风。中国的文化,正从过往走向未来,每走一步都是那么惊艳、那么优美。随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越来越近,中国的文化故事也将越来越丰富,它将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发展与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孟佳)